h视频

当前位置 : h视频 > 学团工作 > 绘实践 > 正文
【探寻沂蒙记忆,传承红色精神】h视频 国旗护卫队沂蒙“旗”迹实践队开展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

发布:2025-08-10来源: 阅读量:

2025年8月5日至6日,h视频 国旗护卫队沂蒙“旗”迹实践队先后前往华东野战军总部旧址、华东革命烈士陵园、沂蒙革命纪念馆和马合庄村委会,开展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,深入探寻沂蒙记忆,传承红色精神。

追寻红色足迹:在革命圣地淬炼信仰之光

8月5日,沂蒙“旗”迹队首站抵达华东野战军总部旧址。在纪念馆内,英雄雕像目光如炬,仿佛穿越时空凝视着这片他们曾誓死捍卫的热土。队员们通过作战指挥室复原场景和史料展陈,深入学习了陈毅、粟裕等将领指挥莱芜战役、孟良崮战役的辉煌战史。“敢打必胜、灵活机动”的战斗精神,以具象化的历史细节震撼着每一位队员的心灵。

8月6日上午,队伍列队步入华东革命烈士陵园。苍松翠柏掩映下,革命烈士纪念塔巍然矗立,塔身鎏金大字在晨光中闪耀如炬。队员们向革命先辈敬献鲜花、整理缎带,面向镌刻着61813位烈士英名的纪念碑肃立行礼。这一刻,石碑上的每一个名字都化作鲜活的红色教材——队员张新宇动情地说:“触摸这些冰冷的石刻,却能感受到滚烫的生命力量。我们守护的不仅是国旗,更是先烈用热血铸就的信仰。”

在沂蒙革命纪念馆,队员们通过沉浸式展陈系统梳理了沂蒙精神的脉络。学习到“红嫂”明德英用乳汁救伤员的故事时,队员丁慧哽咽道:“‘最后一块布做军装,最后一粒米当军粮’不再是一句口号,而是刻进沂蒙人骨血里的生命抉择。”馆内的军民共战浮雕墙,更以艺术语言诠释了“水乳交融、生死与共”的精神内核,为队员们后续的红色宣讲积累了丰厚素材。

播撒精神火种:让沂蒙红韵激荡青春力量

8月6日下午,实践队走进马合庄村,将红色课堂搬到田间地头。在村委会教室,主讲人盖一凡以“忆昔八一军魂”为主题,通过互动问答、影像展播等形式,生动讲述了从南昌起义到新时代强军征程的壮阔史诗,慷慨激昂地再现了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,给大家带来一场红色文化的精神洗礼。当孩子们用稚嫩嗓音齐诵《七律·长征》时,村委会老干部情不自禁加入朗诵,三代人的声浪在教室久久回荡。

活动尾声,队员们为孩子们展示国旗护卫队队列动作,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红色的“种子”。村委会主任感慨:“这些大学生把‘高大上’的理论变成了‘接地气’的乡音,连我们这些老党员都听得热血沸腾!”

临别前,实践队全体队员与马合庄村两委干部在村委会门前合影留念。队员们手持国旗护卫队“红旗宣讲团”旗,与村干部们和孩子们共同定格下这次难忘的共建瞬间。

此次实践如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:在华东野战军指挥部,队员们读懂了“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”;在烈士陵园,体悟到“革命理想高于天”的赤诚;在沂蒙纪念馆,触摸到“党群同心”的生命厚度;在马合庄村,见证了红色基因的薪火相传。队员郝姝婷在实践日志中所写:“国旗护卫队的意义,不仅在于护卫旗帜本身,更在于让每一面旗帜飘扬处都成为红色精神的宣讲台。”未来,这支队伍将继续以“信念如铁、行动如钢”的作风,让青春在传承红色基因的征程上绽放绚丽之花。(通讯员:韩冰、丁慧、邴秀洁)